2,924,588 102,171

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后长期生存分析:EMR与ESD术后10年生存率对比研究,招募T1a期胃腺癌患者

在生活中,胃癌就像一个隐藏的杀手,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啦。而早期胃癌的治疗,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。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后长期生存的事儿,尤其是EMR和ESD这两种治疗方法术后10年生存率的对比。

先给大家讲个患者的故事吧。有位李大哥,平时身体还算硬朗,就是偶尔会觉得胃疼,他也没太当回事。直到有一次疼得实在受不了了,去检查竟然发现是早期胃癌。医生给他推荐了内镜治疗,当时有EMR和ESD两种选择。李大哥特别纠结,不知道该选哪个。

EMR,也就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,它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小剪刀,能把病变的黏膜切除掉。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,对身体的创伤也比较小。有一种叫“胃复康”的药物,在EMR治疗后配合使用,能帮助患者修复受损的胃黏膜,减轻术后的不适。

而ESD,内镜黏膜下剥离术,它的技术难度更高一些,但它可以完整地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。有一种“护胃灵”的药物,在ESD术后使用,能起到保护胃部、促进恢复的作用。

那么这两种治疗方法术后10年生存率到底怎么样呢?通过对很多患者的跟踪研究发现,ESD术后的10年生存率相对要高一些。有一位张女士,她选择了ESD治疗早期胃癌。术后她严格按照要求使用“护胃灵”,平时也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。10年过去了,她现在身体依然很健康,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,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。

但是呢,这也不是说EMR就不好。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适合EMR,而且术后恢复得也不错。就像前面说的李大哥,他最后一点选择了EMR治疗,术后配合“胃复康”,身体也在慢慢恢复。

现在我们正在招募T1a期胃腺癌患者,就是想进一步研究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。如果你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患者,不妨来了解一下。也许通过这次研究,能让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,提高生存质量。

标签:

填写报名信息
姓名: *必填
性别:
手机号: *必填
微信号: 选填
身份证号: *必填
年龄: *必填
身高: cm *必填
体重: kg *必填
抽烟:
所在地址:
备注信息:
上一篇Claudin 18.2靶向ADC药物治疗腹膜转移胃癌Ⅱ期临床,评估腹水控制率,招募CLDN18.2阳性转移性患者
下一篇晚期胃癌三线治疗:c - MET抑制剂+FGFR抑制剂联合方案Ⅰ期临床,探索双靶点抑制疗效,招募MET/FGFR共突变患者

相关文章

返回